连日来,永宁镇西偏村村民微信群里的一条信息让村民纷纷点赞:西偏村“英雄调解室”帮辖区水洗厂的23名工人追回已经拖欠一年、共计68万元的工资。据了解,“英雄调解室”成立两年来,累计化解纠纷600多件,成功率超98%,群众满意度100%。本月,“英雄调解室”在赋能乡村邻里和美项目石狮市全域共富村级擂台大比拼活动中从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该荣誉的取得,是西偏村用真心化解矛盾、用机制筑牢和谐的治理智慧。
走进西偏村“党建+”邻里中心,“英雄调解室”的牌子格外醒目。“成立调解室的目的就是实实在在帮老百姓解难题。”西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龚英雄指着最新案例介绍,本季度刚啃下两块“硬骨头”不仅为23名工人追回水洗厂拖欠的68万元工资,还促成3户征迁户顺利签约,这些都得益于一套“接地气”的调解章法。
据了解,在西偏村,矛盾纠纷从“找上门”到“主动解”早已成为常态。线上,村民点开“美丽西偏”公众号就能反映问题;线下,小区门口的“英雄对线小时不打烊的矛盾收集网。加上“全日接诉、周会研判、月析数据”的机制,哪怕是深夜接到的投诉,也能第一时间流转处置。正如村民龚大姐所说:“前阵子楼上漏水,早上反映给网格员,下午调解队就带着师傅上门了,一周内彻底解决问题。”
高效工作的背后,是制度托底的硬保障。村里为每起纠纷建立专属档案,调解员“包案到底”,进度还能在邻里中心大屏上随时查看。《英雄调解室工作规程》细化的12项流程,让调解有章可循;司法所每季度的模拟实训,让退休教师、老党员等组成的调解队越来越专业。如今,纠纷化解周期从21天压减到7天,重复投诉几乎绝迹。
更让人暖心的是乡贤们的“反哺之力”。村里设立乡贤治理基金,专款用于调解室升级和“党建+”邻里中心的基础设施提升;每月的“乡贤议事厅”上,乡贤们出谋划策,去年47条建议采纳了83%;23名低龄老人组成的“银发调解队”,更是把调解服务送到楼栋门口。“大家都是为了村里好,劲往一处使,矛盾自然就少了。”参与调解的退休教师龚大爷说。
收获了奖励,西偏村调解队员们干劲更足了。“这不是终点,是新起点。”龚英雄表示,接下来要把擂台赛上学到的好经验融进去,让“英雄调解”更贴心,让村里的和谐底色更鲜亮。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