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未来社区?简单来说,就是“一统三化九场景”,即坚持党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基本内涵,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它是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基本单元,跟基层治理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更高层级、更高品质的追求,实现了无缝衔接。
作为台州市级重点区块建设攻坚项目,路桥河西未来社区建设成绩亮眼:两个月内实现352户100%签约。
自3月初征迁工作开展以来,路桥街道发挥统一战线人才多、资源广等综合优势,统战成员情系征迁一线,打好政策宣传牌、党员干部示范牌、服务保障牌,用“温度+力度”创下征迁“新速度”。
“最后一户征迁户的思想工作,是由我做通的。对方与我比较熟悉,所以想要让我来解释相关政策。”路桥街道商会秘书长许金亮激动地说。
该拆迁户姓於,起初於大伯一家很坚持自己的想法,难以沟通。考虑到於大伯的儿子在台州财富商贸城经营店铺,路桥街道统战委员徐玮玮找到了许金亮,希望他能从中协调。
许金亮觉得,自己有义务为路桥街道的发展出一份力,他二话不说“揽下”了这个活。
然而,第一次来到於大伯家里,许金亮就感受到了“信任危机”。“你们都是帮着政府讲话的,下次别来了!”於大伯态度强硬。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最重要的是解开征迁户的心结。“要让他打心底里觉得,我们是为他们着想的,是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以真心换民心,才能推进工作。”许金亮说。
“河西未来社区是市级重点项目,今后有人才公寓、幼儿园、邻里综合体等等,前景一片大好。”许金亮一点点解释给对方听,前前后后跑了近二十趟,终于让於大伯一家卸下“心防”。签协议那天,於大伯特别强调让许金亮过来:“有他在,我签字更放心!”
几个月来,许金亮还动员涉及未来社区征迁的路桥街道商会理事带头签订协议,带动更多征迁户积极配合。
拆迁户不能说也听不见,双方没法沟通,怎么办?路桥街道知联会秘书长、河西社区第三征迁组成员陈静的方法是:语言没法交流,那就用文字代替。
河西村村民杨兴平是聋哑人。由于对征迁政策不太了解,他来到征迁指挥部向工作人员“咨询”,可打手语比划了半天,工作人员还是不解。无奈之下,杨兴平只能先回了家。
该户村民属于第三组征迁组辖区,陈静得知这一情况后,想办法了解杨兴平家中情况,还叫上杨兴平阿姨帮忙沟通。
陈静在纸上写下征迁政策,再让杨兴平写下自己的疑虑。比起口头交流,纸上书写的速度无疑缓慢了许多,但陈静耐下性子,仔细记录着征迁户的诉求,再逐点解释。加上杨兴平阿姨这个“外援”,最终杨兴平同意签订协议。
铆足干劲迎难而上。参与河西未来社区拆迁工作后,陈静周末无休,白天黑夜连轴转,几乎把“家”安在了指挥部。为了让村民全面了解拆迁政策,她逐户登门了解情况、坚持讲明利益得失,确保每一户村民对征收政策明明白白、对自家补偿安置细账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