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月26日消息(记者 张琳琳)合肥西南,肥西县稳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列。放大县域版图,肥西经开区热力值拉满,用全县2.5%的国土面积,贡献出全县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和税收。
2024年,肥西经开区入选省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被评为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优秀单位,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新质赛道上,肥西经开区是如何保持领跑地位的?近日,肥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庆从产业、改革、城市和人才等方面介绍了肥西经开区的发力点。
2024年,肥西经开区的发展画卷上,战新产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390家规上企业中,战新产业占比66.7%。探寻其稳步前行的关键密码,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三大战新产业恰似坚固有力的支点,撑起区域经济发展的蓝图。
近日,在肥西经开区创新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近400名工人开足马力赶进度,焊接钢架、搭建厂房,有条不紊。这里正在打造肥西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标志性名片,将集齐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研发、孵化及其他配套功能。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光储”产业集群落定发力,智能制造产业基础厚重、分类更趋精细。
借势壮大,2024年10月底,合肥科拜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肥西县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其生产销售的功能性色母料及新型改性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日用消费品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在科拜尔西南5公里,合肥药谷科技产业园也在不断茁壮脊骨,获评华医榜·2024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最具活力园区TOP30。亿帆、华润神鹿、恩瑞特等100余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扎根肥西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三位一体布局全面成形。
2022年以来,肥西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增项目27家,达产产值1290亿元;高端智能制造新增项目30家,达产产值429亿元;大健康项目18家,达产产值170亿元;服务业项目9家,达产营收63.8亿元。2024年,肥西经开区高企培养和国家科小评价入库获全县“双第一”,三大战新产业进入收获期。
张庆透露,还有一批新的重点产业项目即将竣工投产。新的一年,可以预见,肥西经开区的战新产业态势“后劲很足”。
如何打破传统行政体制束缚?早在2022年6月,肥西经开区启动“管委会+公司”改革,重新组建肥西运河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肥西运河产投”),通过政企分开和政企合作,既发挥“有为政府”的战略引领和资源配置作用,又发挥“有效市场”的眼光和高效。
“管委会+公司”改革探索两年多,肥西运河产投确定“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开发区综合服务运营商”的定位。张庆介绍,肥西运河产投以打造“招商运营平台、科创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开发建设平台”等五大功能板块,助力肥西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2024年11月,肥西运河产投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
把握机遇,2024年,肥西运河产投项目总投资额约12.5亿元,运河产投创新产业园、运河产投新质谷、运河产投企业港和运河产投光电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当中。在金融盘活科技领域,肥西运河产投2024年首次参与专项服务肥西县本级基金紫蓬创业基金组建,主要投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护航企业成长。
当然,助力企业提质升级,肥西经开区不止体制机制改革,更在土地上“做文章”。
在经济发展的棋盘上,每一寸土地非常珍贵,如何用更少的地实现更高的价值,成为各地发展的关键棋局。对此,肥西经开区继续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对企业进行分类评价,并在土地供应、能耗指标、金融信贷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
对于高产出、高成长的企业,肥西经开区优先保障土地需求,助其成长;而对低效企业,则采取倒逼转型或淘汰机制。到2024年底,肥西经开区收回低效企业用地38宗、面积1345亩;自主升级、嫁接项目11个,面积1469亩。梳理存量厂房项目35个,去化12.2万平米,达产后可新增营收61.29亿元;加速项目履约,提升产值13.1亿元,入选2024年度省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
当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后,肥西经开区并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政务服务领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24年,肥西经开区实现全域产业项目“标准地”供应,直接打通项目落地的“高速通道”,让企业得以“拿地即开工”,抢得发展先机;通过智慧平台在线个综合窗口宛如“管家”,实现立项备案等54项内容“一站式”审批,护航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
这一系列高效且贴心的服务,让合肥昊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叶福华感触颇深。
去年8月,合肥昊翔因生产经营扩大,原有厂房难以承载蓬勃的发展需求,特申请新地块计划建设高端汽车电子及智lo能后视镜研发制造中心项目。
“像昊翔这样本土培育起来的企业,一路走来是很不容易的。他们从传统企业积极转型升级,肯定要全力扶持。”张庆说道。
肥西经开区得知这一需求后,迅速响应,安排专人对接推进,全程悉心指导协议签订、立项手续、地块挂牌等事项。据悉,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不少于10亿元,税收不少于3500万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肥西经开区“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2024)。推进企业工贸分离、主辅分离,实现了行业精准分类、颗粒归仓。
城市,不仅是产业蓬勃发展的载体,更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肥西经开区秉持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将城市更新视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锚点,2024年,实现了城市建设管理从单纯工作层面到推进机制的深刻变革。
征迁安置,是城市蜕变的重要一步。于城市而言,它是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功能的有力手段。通过征迁安置,让城市得以“轻装上阵”,让人民显著提升生活品质。2023年完成征迁4.07万平方米,分房4230套,安置面积46万平方米。2024年安置分房780套。至此,范围内征迁工作基本落下帷幕,当地居民开启了生活新篇章。
在焕新城市“内里”方面,去年,肥西经开区高标准完成金寨南路沿线整治工程,坚决取缔关闭“散乱污”企业,成功整改销号121个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城市环境有效“规建治”,畅通了道路,还居民一方蓝天净土。
在基层治理方面,肥西经开区划分出211个网格,以社区工作者为主体,配备了209名网格员。他们如同一颗颗紧密衔接的齿轮,推动城市管理任务落地见效。
2024年,肥西经开区12个社区成功完成“农改城”转身,在社区布局、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度优化,服务功能稳步朝着城市化方向迈进,涵盖生活保障、文化娱乐、民生诉求处理等多个领域,为居民呈上更加优质的一站式服务。新增学位4410个,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人才如何在肥西经开区放开手脚干事创业?肥西经开区的策略是,把人才的需求作为焦点,倾力解决、倾心优待。
1月17日,一场温馨而热烈的高层次人才及人才服务专员新春座谈会,在肥西经开区举行。张庆与高层次人才们面对面,坦诚交流,恰如老友相聚,氛围融洽。人才服务专员们则在一旁认真记录,现场办公,及时响应人才的每一个关切。
江汽集团商用车事业部高级技师崔玉顺说道:“肥西县的优享服务,像免门票游园、免费停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尊重。”
深向科技能耗专家夏靖武也分享道:“我入职肥西不久。刚来,人才服务专员就主动联系我,帮我完成了肥西县高层次人才认定,流程便捷又高效。”
一场座谈会,人才代表们因相似的暖心经历而相熟起来。也正是因为这份“暖心经历”,让1.8万余名高校毕业生选择在2024年筑梦肥西经开区。
2024年,肥西经开区第十届“荟才杯”迎国庆足球邀请赛举行(肥西经开区供图)
定期举办的人才交流活动,集居住、生活、休闲于一体的高品质社区,随时响应的人才服务专员……种种实实在在的尊重与优待,让人才不仅留下来还融进来。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意义非凡。肥西经开区将锁定“千亿元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实现为企服务规上企业包联全覆盖、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加速推进城市微更新项目、落实“一区多园”机制等,力争到2025年底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为肥西争创全国“二十强”打头阵、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