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福州南站每日数万旅客穿梭时,很少有人注意到,与之仅一街之隔的南湖片区,正酝酿着一场载入城市史册的巨变。仓山区政府近日宣布,将举全区之力推动三江口南湖片区征迁,涉及城门镇6个行政村、总面积3014亩、5091户居民,规模之大堪称福州城建“史上之最”。
5091户≈仓山区过去5年拆迁总量的一半,若按户均3人计算,超1.5万人将搬离故土;
2025年率先开拆的南侧地块(1769亩/2921户),仅征迁面积就超过台江金融街CBD总面积。
高层定调“拆出未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宁宁调研时直言,南湖片区是福州“东进南下”战略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对标上海虹桥枢纽,彻底撕掉“脏乱差”标签。仓山区已成立15名主官带队的6个攻坚组,春节前完成“洗楼式”动员,存量安置房全部建档——这场战役,只许胜不许败。
拆旧只是开始,如何建新才是真正的考题。仓山区亮出破局底牌:100亿开发资金+中建系央企天团,剑指“福州版陆家嘴”。
政府押注土地财政:1160亩住宅用地+291亩商服用地,预计土地出让收入超100亿;
央企带资入场:中建七局、四局等“城市合伙人”承诺,至少投入20亿打造智慧社区。
开发模式堪称“教科书”:政府以基建工程包为诱饵,吸引央企“绑定”开发——中建系负责建地标、引产业,政府用土地出让金分期还款。这种“你建我补”的模式,既缓解财政压力,又让央企吃下“定心丸”。
野心不止于福州:规划中的24小时不夜城,将高铁枢纽与商业、文旅无缝链接,目标直指“虹吸”厦门游客。网友戏称:“福州终于要对厦门中山路动手了!”
征迁公告一出,福州人的朋友圈瞬间被两大话题引爆:拆二代能拿多少钱?名校到底是哪家?
资本更疯狂:住宅用地1160亩,预计诞生3万套新房,房价或冲击3万/㎡;291亩商服用地瞄准网红经济,已有MCN机构提前圈地;149亩产业用地预留元宇宙、AI赛道,字节跳动被传接洽中。
争议与质疑:“百亿投资会不会打水漂?”“名校是挂牌还是真材实料?”面对质疑,仓山功能区负责人回应:“所有规划合同设置对赌条款,央企完不成目标就赔钱!”
当杭州西站、上海虹桥已成城市名片,福州南站却因周边环境饱受诟病。南湖片区这场豪赌,实则是福州争夺“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一役。
成功密码:TOD模式打通“高铁-地铁-商圈”动脉,旅客到发量提升50%;爆款文旅IP(传言引进迪士尼团队设计灯光秀)留住过夜客;顶流名校虹吸全省优质生源,再造一个“学区神话”。
致命风险:5091户征迁一旦出现钉子户,整个进度将严重拖后;住宅供应激增可能冲击江南CBD房价;中建系能否玩转文旅仍是未知数。
市民态度两极:年轻人欢呼“夜生活终于不用去厦门”,老福州人担忧“本土文化被钢筋水泥吞噬”。但无论如何,这场百亿级城市实验已按下启动键——2025年首拆倒计时,你我皆是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