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安徽移動借助信息化力量全力打造鄉村治理新模板,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起嶄新樂章。
在蚌埠,安徽移動助力蚌埠高新區秦集鎮搭建“有事找書記”基層社會治理平台。該平台依托5G、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賦能基層社會治理,運用微信小程序和一鍵呼叫器,構建群眾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渠道。打造“群眾呼叫、書記報到、接訴即辦”的閉環服務機制,真正讓群眾感到訴求有人聽、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事情有人辦。
在巢湖夏閣鎮八字口村,安徽移動在村內治安重點防控點位安裝10余個監控攝像頭,監控視頻全部連接到村委會,充分發揮“千裡眼”作用,在村裡構筑起一道信息化、智能化的治安防控網。借助視頻監控,村委會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實時查看防溺水、防火防汛、村屯治安等情況,並協助解決鄉村基層糾紛。不僅讓鄉村更加有序美好,還能有效提升村委會的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效能。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養殖業也搭乘數智東風悄然發生巨變。為聚焦旌德縣小黃牛“國字號”地理標志品牌,安徽移動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和雲網融合優勢,結合5G、AI、大數據等技術,為旌德縣志美家庭農場打造旌德黃牛生態養殖基地的雲上視頻平台,平台通過將養殖場放牧區攝像頭統一匯聚接入,實行“圈養+散養”視頻應用的深度智能化和集約化,實現數量統計、山區定位、體態監測、產品溯源精准。養殖戶在家點擊鼠標即可對農場狀態一目了然,還可通過客戶端向消費者全方位展示旌德黃牛養殖的生態環境,為“旌德黃牛”品牌增效。
在泗縣長溝鎮汴河村蔬菜園區,果農通過電腦了解土壤、天氣情況,手指輕輕一點,就可以完成澆水、施肥等工作。這是安徽移動基於“互聯網+”農業推出的智能水肥一體項目,利用先進的通信技術將氣象觀察、土壤墒情監管與節水灌溉相結合,土壤傳感器系統感知土壤水肥需求,實現精准灌溉施肥。項目佔地130畝,有12個溫室大棚,單個大棚佔地10畝,帶動示范點產值200余萬元,產量較往年提升20%—30%。
在亳州,安徽移動為亳州興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功打造“5G+中藥材”大數據綜合管理雲平台,運用5G、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依托中藥材5G精准種植管控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通過可視化數據顯示、數字化管控數據分析存儲,作物生長智能調控、智能預警、作物精准栽培數據管理模型、手機端APP等應用,可以實現中藥材以及農作物的自動監測、智能操作、遠程控制。5G智慧農業管理平台有效促進中藥材規模標准化種植產業的發展和種質資源保護,激發農業轉型升級新活力。(梁肖肖)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