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忻城县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资源、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实现农田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多赢局面,绘就了一幅以高标准农田为底色的现代农业画卷。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9.7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78.2%。其中,县农业农村局实施面积11.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22.2%,项目区粮食产能平均每亩提高15公斤,走出了一条具有忻城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班统筹推进,整合涉农资金并引入社会资本保障投入。自2019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来,该局立足实际,开展田间道路、蓄水池、灌溉渠道、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描绘了一幅“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在项目启动之前,我们组织人员到乡镇、村委进行摸排,了解群众需求。之后组织设计单位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测,根据水源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科学规划水利设施和道路路网,明确每个片区的功能定位,确保设计合理。”该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股长罗春香表示,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水利配套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农田质量。
走进城关镇龙头村正荣屯的田间地头,道路两旁的甘蔗、水稻正茁壮成长,硬化道路一眼望不到头,理想中的“开车下地干活”已然成为现实。
2024年11月,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在城关镇龙头村、范团村、江平村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标准渠道13.87公里,建设机耕路11.16公里,有效解决群众在农事生产上遇到的难题,为农业生产提供极大的便利。
“这些路以前都是泥巴路,又窄又小,雨天车辆根本过不去,干活也不方便。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以后,路面全都硬化了,好走得很,还可以骑车到地头,农业生产生活变得很方便。”城关镇龙头村正荣屯盘会春笑着感慨道。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注重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
在灌溉方面,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设喷灌、滴灌等设施,实现水资源的精准利用,提高灌溉效率。同时,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农田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土壤墒情、气象信息、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为科学种植提供决策依据。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尤其是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从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割环节,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今年上半年,忻城县水稻种植面积为8.43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0.9%,预计总产量3.32万吨,实现每亩单产394公斤,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粮食生产答卷。
如今,忻城县高标准农田已成为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展望未来,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忻城县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资源、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实现农田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多赢局面,绘就了一幅以高标准农田为底色的现代农业画卷。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9.7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78.2%。其中,县农业农村局实施面积11.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22.2%,项目区粮食产能平均每亩提高15公斤,走出了一条具有忻城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班统筹推进,整合涉农资金并引入社会资本保障投入。自2019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来,该局立足实际,开展田间道路、蓄水池、灌溉渠道、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描绘了一幅“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在项目启动之前,我们组织人员到乡镇、村委进行摸排,了解群众需求。之后组织设计单位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测,根据水源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科学规划水利设施和道路路网,明确每个片区的功能定位,确保设计合理。”该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股长罗春香表示,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水利配套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农田质量。
走进城关镇龙头村正荣屯的田间地头,道路两旁的甘蔗、水稻正茁壮成长,硬化道路一眼望不到头,理想中的“开车下地干活”已然成为现实。
2024年11月,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在城关镇龙头村、范团村、江平村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标准渠道13.87公里,建设机耕路11.16公里,有效解决群众在农事生产上遇到的难题,为农业生产提供极大的便利。
“这些路以前都是泥巴路,又窄又小,雨天车辆根本过不去,干活也不方便。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以后,路面全都硬化了,好走得很,还可以骑车到地头,农业生产生活变得很方便。”城关镇龙头村正荣屯盘会春笑着感慨道。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注重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
在灌溉方面,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设喷灌、滴灌等设施,实现水资源的精准利用,提高灌溉效率。同时,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农田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土壤墒情、气象信息、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为科学种植提供决策依据。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尤其是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从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割环节,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今年上半年,忻城县水稻种植面积为8.43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0.9%,预计总产量3.32万吨,实现每亩单产394公斤,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粮食生产答卷。
如今,忻城县高标准农田已成为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展望未来,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