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江淮大地进入防溺水关键期。从旌德的“双保险”到亳州的“联动防”,从休宁的“云监管”到巢湖的“智响应”,安徽移动“水域哨兵”正以科技之力筑牢暑期安全屏障,用数字化手段谱写新时代“平安安徽”建设新篇章。
在旌德,安徽移动将5G+AI技术深度融入防溺水场景,为未成年人安全提供“双保险”。在全县重点水域周边,安徽移动部署的AI智能摄像头如同不知疲倦的“水域哨兵”,24小时值守,同时依托移动高速网络实现图像、声音、报警信号的远程采集与实时传输。此外,这些设备搭载数字乡村云平台的AI区域入侵技术,可为每片水域划设虚拟安全警戒线,形成精准的电子防护边界。
更值得关注的是,安徽移动创新推出的电子学生证搭载“水域电子围栏”功能,集定位追踪、智能识别、SOS一键报警于一体。家长通过手机端即可设定安全距离参数,当孩子接近河道时,系统立即推送预警信息并同步语音提醒,形成“设备监测+家庭监管”的双重防护机制。
巢湖市栏杆镇的防溺水监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5G防溺水监控平台实时查看重点水域的动态。“过去顶着烈日徒步巡查,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完成全域监控。”这种转变源于安徽移动部署的5G防溺水摄像头,其搭载的智能分析算法可自动识别危险行为,24小时自动监测告警功能使响应速度大幅提升。目前,栏杆镇首批7个高清摄像头的安装工作已完成,主要山塘、水库等重点水域得到全覆盖。
在皖南水乡休宁县,境内水网交错,基层防溺水工作压力很大。为实现防溺水工作信息化,安徽移动通过在重要水域点位部署6路“千里眼”高清探头,构建起东临溪镇的防溺水智能预警平台。通过5G+云眼卫士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在千里眼网站及APP上进行查看,实现对重点水域实时监控;通过平台和APP收到预警信息,方便政府人员现场处置,很大程度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亳州古井镇,安徽移动为当地搭建的防溺水视频监管系统,不仅配备高清摄像头和太阳能供电设备,更集成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当系统监测到有人进入危险水域,立即触发三级响应机制:远程喊话劝阻、通知网格员处置、启动应急预案。这套系统与“红衣”志愿者巡查队形成有效互补,在午后、傍晚等高发时段,志愿者可根据系统推送的热点图谱精准开展水域巡查,形成“空中+地面”的立体防控网络,为青少年暑期安全增添有力保障。
在滁州珠龙镇,5G+防溺水平台已实现从“人海战术”到“数字哨兵”的跨越式升级。走进镇防溺水指挥中心,16个水库、22个危险水塘的实时画面尽收眼底,工作人员通过5G专网可随时调取任意监控点位,实现“指尖巡查”。平台搭载的AI人脸识别系统能快速识别未成年人靠近水域行为,同步触发信息、电话双提醒机制,指挥中心可立即远程干预,形成“监测-预警-处置-追溯”全链条闭环管理。据珠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预警并处置多起未成年人近水险情,防溺水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安移)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