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变为数字化艺术空间,乡村实现可视化管理,在“秦托邦”当一次数字游民,在“村咖”里品一杯土味咖啡……随着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的数字化赋能,秦岭北麓的“山脚乡村”,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明星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走进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干净整洁的村道、栩栩如生的手绘墙画、充满乡土气息的美术馆、雕塑馆、艺术村长之家与远处云雾缭绕的山景、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街道上,不时有游客对着手机镜头当起主播,分享自然与艺术相交融的别样乡村风情。电信5G网络和高速宽带的不断深入建设,点亮数字乡村新图景,通过5G+慢直播,为外界24小时同步蔡家坡的美景,让无数网友共同见证山村的晨曦与暮色,成为艺术家和游客们青睐的热门“文旅地”。
有了“流量”,蔡家坡村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将本土文化和美丽乡村相结合,打造农家乐、民宿、文创产品销售等多元业态,连续举办了七届关中忙罢艺术节,还邀请游客进入农户葡萄园果园进行采摘,加快“民宿+餐饮+有机农产品+忙罢衍生品”全产业融合,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蔡家坡村旅游环境质量的持续提高,游客越来越多,游客多、车辆多,给村子的治理、安防带来了很多挑战。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为蔡家坡村搭建数字乡村平台,整合了智慧大屏、平安乡村、智慧云播、智慧党建、政务公开及AI监控等多项功能,形成了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村民可以便捷地获取政府信息、了解乡村动态、参与乡村治理,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借助智慧大屏,村干部可以实时查看村口街道等各个监控点位的高清画面,在游客多的时候及时分流车辆,天翼云眼智能监控结合AI算法和智能播报联动功能,实现了河道/水塘防溺水告警、森林防火提醒、垃圾分类提醒等智能化多场景应用,让乡村治理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乡村负责人还可通过登录手机客户端进行实时视频查看、监控录像回放、异常告警通知,推动乡村治理从“人海战术”转向“智慧联防”。
“以前治安防控全靠人力盯守,现在视频监控无死角、全覆盖,我们心里可安心多了!游客来玩也更加安全和舒适了。”村民王大爷说道。
数字技术为乡村发展带来新动能,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未来将进一步运用数字乡村平台赋能当地特色文旅产业,通过数字化助力旅游持续升温。
从蔡家坡村沿着环山路继续往西,便来到栗峪口村。这个活力满满的村庄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剪鸭村”,寓意减掉压力,村里的“数字游民”社区取名为“秦托邦”。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村民”,选择告别传统工位,带着活力、创意和技术来到这里,寻找兼顾生活与工作的理想“栖息地”。
社区利用村民家中二层闲置房屋改造而来,楼上楼下分为办公区和休闲区,配备有共享厨房、健身房、图书室、娱乐室、直播间等等多个设施场地,无缝覆盖电信千兆光宽和5G网络,打造“乡村版共享共创”新型社区。
来自云南的子云从事做心理咨询和教育相关的工作,这两年,一直过着边旅居边工作的生活。“以前我的工作只能是在受限于线下的学校。现在我成为数字游民,更好的就是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地点。通过网络,通过视频、电话,就可以去服务我们的对象。”在栗峪口村生活的日子里,这位南方小伙,找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仅真切了解了关中的风土人气,还在与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社区居民的思想碰撞中拓展信息的宽度。
中国电信高速稳定的网络让数字游民足不出户轻松实现远程办公,重构工作与生活边界,也为“剪鸭村”及“秦托邦”项目推广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秦托邦”数字共创社区工作人员党嘉坤表示,“我们对于‘秦托邦’主要还是靠网络进行宣发,虽然在秦岭山脚下,网络是非常稳定的,不论是数字社区常驻人群的学习,办公、以及我们的宣传推广,中国电信的网络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目前,“秦托邦”每月的常驻居民达到了30余人,这些数字游民的职业包括广告公关、软件工程师、自媒体博主等,他们纷纷利用自己的行业资源深度参与当地农产品和乡村旅游宣传推广。
剪鸭村的当地居民也对“秦托邦”的新住民们赞不绝口:“他们和自己的娃一样,能够把我们的栗峪口村带动起来”。
当数字游民入驻秦岭山村,当共创社区遇上5G网络,无数灵感与创意在此诞生,眼下,栗峪口村正在继续深入探索如何将“数字游民”变为“数字乡民”,激活村庄创业活力,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漫步“剪鸭村”,走累了品一杯香醇的咖啡,聆听着乡村的故事,已成为真减压的一种新形式。村里的“土锤咖啡馆”由废弃的石粉厂重新设计改造而来,保留了原有的水塔、锅炉、仓库、空心砖和旧的机械设备,融合乡土和时尚两种元素,成为近年火遍网络的西安近郊打卡胜地。咖啡馆以原真生态、原乡风情、原味生活为卖点,集咖啡、餐饮、文创展销于一体,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五六百杯咖啡,火爆的生意也带动许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48岁的宋迺红开过饭馆,如今投身于咖啡拉花的艺术之中,摇身一变成了时尚的“Emily红”,熟练地操作着磨豆机、咖啡机,不到一分钟,一杯拉花咖啡就制作完成。“自从在咖啡馆上班,学会了好多做咖啡饮料的技能,每天与年轻人接触,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宋迺红笑着说。如今,土锤咖啡馆还有10余位像宋迺红一样的“嫂子咖啡师”,她们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就放下锄头做咖啡,享受着回村就业带来的便利和充实。
“村咖+”的融合还在产生裂变效应,随着“土锤咖啡”的爆火,栗峪口村通过土锤咖啡馆联合周边的阿喵茶餐厅、机车展览馆、宠物乐园等发展精品民宿、研学旅游、乡村休闲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了一杯咖啡盘活整片山水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场景,都需要优质的信息化能力支撑。在中国电信助力下,智能摄像头覆盖着这里的诸多角落。用户通过监控屏幕或手机可查看屋内情况,为栗峪口村的安全加码。“5G网络实现了全覆盖,重点区域也安了监控和广播,在AI科技加持下,乡村生活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剪鸭村村委工作人员王志道说道。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乡村振兴有了无限可能。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以数字力量铺就数字通路,秦岭山脚山村以文旅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