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游戏平台-官方网站

Pg电子游戏平台:数字赋能乡村转型正当其时—PG游戏官方网站|试玩平台
Pg电子游戏平台:数字赋能乡村转型正当其时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7-04 16:54:37
 山东省淄博市南依泰沂山麓,北临九曲黄河,自南向北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功能板块,培育出沂源苹果、高青黑牛、博山猕猴桃等优质农畜产品。但与此同时,农业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产业链不长等因素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淄博市选择向数字技术要动力。聚焦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农村治理全领域、农民生活全方位,实施云大脑、云产业、云市场、云金融、云乡村的“五朵云”改革工程,

  山东省淄博市南依泰沂山麓,北临九曲黄河,自南向北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功能板块,培育出沂源苹果、高青黑牛、博山猕猴桃等优质农畜产品。但与此同时,农业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产业链不长等因素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淄博市选择向数字技术要动力。聚焦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农村治理全领域、农民生活全方位,实施云大脑、云产业、云市场、云金融、云乡村的“五朵云”改革工程,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实现整体协同发展,引领产业聚链成群,为农服务、带农共富。

  从植物工厂到无人农场,从种业研发到产销全链条,从深耕一产到三产融合发展,从人治到“智治”……记者来到淄博,看到数字浪潮正涌动在阡陌间、乡村里。

  淄博作为老工业城市,发展设施农业具有显著优势。随着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用工业化思维做农业,用互联网思维找创新,成为很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实践的方向,农业生产向着少人化、无人化方向发展。

  6月中旬,记者来到位于淄博市高青县的丰码渌鑫AI智慧农业示范园11号棚,园区负责人高春正在查看棚内设备情况,番茄前不久刚全部采摘完,他正在筹备下一茬种植。

  棚内空荡荡的,与传统土壤种植不同,地上是一排排接着细管留着孔洞的栽培基质。

  “这个棚主要是无土栽培西红柿,你看到的那些细管就是用来自动灌溉和施肥的,就像打点滴一样,通过精准调配含有氮、磷、钾等多种矿物质元素的营养液,满足西红柿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殊需求,确保植株茁壮成长。”高春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通过AI自动操作的,配套的土壤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多种信息,摄像头可以监测苗体的长势、果实的大小等,结合这些信息利用AI算法,智能温室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调控遮阳幕布与通风帘等设施,同时定量自动化灌溉与施肥。

  “日常运营只要一个人,确保水肥桶内水肥不空即可,剩下的都能交给智能控制系统。这省了不少人工成本,要知道一个好点的技术员每年工资也得十来万元呢。”高春过去主要从事种苗培育,今年才开始尝试种植,他告诉记者,要不是有设施大棚和智慧操控系统,他也不敢轻易尝试。

  高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在隔壁10号棚做了土壤种植西红柿的对照实验。无土栽培的西红柿能留6穗果,10号棚里的长了5穗,单棚多产9000斤,上市时间还早了十来天,价格上更有优势。此外,无土栽培能精准控制水肥,节水40%,节省农药60%以上,有效解决了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空气湿度低,病虫害少。用AI代替人工照顾之后,长出来的果实大小标准,农药残留很低,口感也好,更符合高端市场供应标准。尽管初期投入高一点,但设备寿命长、维护成本低,长期收益远超传统种植模式。”

  如今,这样的智慧农业新场景、新业态正在淄博市不断涌现。目前,淄博全市建设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牧场70家,物联网、云计算、卫星遥感监测、智能环境控制等数字技术手段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PG电子游戏官网

  数字技术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也让乡村治理焕发新机。走进高青县木李镇龙湾社区综治中心,一块巨型显示屏格外醒目,三维实景地图上,居民楼、党群服务中心、井盖、路灯、停车位等基础设施清晰可见,切换画面,还能看到详细人口数据、社情民意处理信息、安防监控画面等内容。

  这是一个多村并居的社区,2021年底,黄河滩区的白龙湾、内赵等6个自然村的2000多名村民告别滩区,迁入距木李镇政府不远的龙湾社区。如今,依托“智慧龙湾”数字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精准服务到户”的智慧治理模式让这里的村民安居更宜居。

  “其主要定位是数字化便民服务平台,搭建有1个政务服务平台,23项日常性公共服务。一方面是为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办事大厅,另一方面,也便利了干部日常走访,推动了无纸化办公流程。”龙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云远介绍。

  “我们用得比较多的是风险排查板块,在社区内安装了65个智能烟感设备、64个智能井盖以及42个全天候监控摄像头,可对安全隐患、社会治理等风险问题实时排查,并针对村民反映事件及时处理反馈。目前群众走访隐患排查等后台数据达1.4万余条,收集反馈整改问题130余条,有效缓解了信访压力,几乎很少有12345投诉。”对此,李云远很是自豪。

  不仅如此,龙湾社区还为鳏寡孤独、失能老年居民发放了30个智能手环,实时监测老年居民的身体状况,一旦数据异常,平台立即触发预警机制,通过智能设备为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护航;并与镇上打造的“数字木李”平台数据打通,推动乡村治理向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型。

  这只是淄博市乡村智慧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淄博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提出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

  来自淄博各个乡村、产业园区的30多亿条涉农数据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淄博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依托“齐农云”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构建形成“一标准、两中心、三端口和N应用”基座体系,发挥“大脑”作用,统筹淄博市持续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

  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农艺师王坤介绍,“齐农云”对上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底座架构一致、标准一致,对下实现市县镇村4级平台共建数据共享、服务共用,避免数据重复采集,有效打通了涉农“信息孤岛”,可以精准服务农业农村。同时兼顾业务需要与农户需求,开发找农机、问专家、帮我贷等特色应用,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找农机’功能为例,如果农户有需求,就可以通过小程序发布,然后所有的农机手就可以进行‘抢单’。”王坤告诉记者,系统将根据农机手的手机进行定位,根据位置来对需求方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的需求。

  “大家看这芒果油杏,糖度能达到25度。我们这里的土地富硒,长出来的水果好吃又营养……”手机镜头前,张锦超正在位于淄川区罗村镇的黛青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果园里直播,同时也为她今年参加首届山东省“齐鲁新农人”2025乡村振兴农产品电商直播大赛录制素材。镜头里的黛青山漫山都是绿色,石榴树、杏树、桃树在夏日的阳光下生机勃勃。

  然而在过去,这里是一座废弃的矿山,满目疮痍,正是张锦超的父亲从挖石填土造林开始,一点点将这座黑山装点上了绿色,将不易在北方种植的软籽石榴通过设施大棚和数字化技术种满了山林。如今园内遍布各种智能设备,通过数字平台,可实现对石榴生长期的全程监控和远程操作。

  “这两年我们通过短视频营销、直播带货等模式,在互联网上讲述‘老张和小张’与黛青山的故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黛青山。”张锦超发展思路很清晰,现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化农业生态园,还开发了石榴茶、石榴酒等深加工产品,同时是2A级景区、研学基地,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团队来看美景、摘水果、学习矿山变青山的经验,而且通过推动三产融合发展,预计可为周边村民提供200个左右就业岗位。

  走好数字振兴乡村的赶考路,根本目的是强农业、富农民。“下一步,将聚焦解决特色优势产业数据采集应用深度不足、产业链条链短链断、带农共富广度不够等问题,着力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构建‘农头工尾、农旅结合’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发展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新业态,让农产品产生更高的附加值,把产业链增值收益留在县域,留给农民。”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溯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