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15日,市政协举行以“淬炼作风担使命,笃行实干启新程”为主题的青年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活动。市政协主席沈萌芽出席并讲话,副主席黄华、林惠中、王少华、林玉瑞、陈道成、张志宏分别参加。
活动组织参观学习国网莆田供电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邀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林亚兴作《从中央八项规定看党的作风建设》专题讲座;4名优秀青年干部代表、新提任干部分别分享了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履行工作职责的所思所感。
市司法局日前印发《莆田市“千名律师进千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以服务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律企合作,全面提升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防范风险能力,切实增强企业法治意识和竞争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实现“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详情
记者昨日获悉,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新公布的2025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名单中,全国共有28人入选,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吴清华榜上有名。
吴清华,一级演员,曾获福建省第六届“武夷奖”青年演员金奖,福建省第十三届水仙花戏剧奖比赛金奖,福建省第24、25、26、28、29届戏剧会演表演一等奖等奖项;主演的莆仙戏《踏伞行》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选段登上2022年新年戏曲晚会和2023年央视总台春晚舞台。详情
笔者昨日获悉,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的指导下,涵江区大洋乡的“乡村振兴数据集”已成功获批全省首张数字乡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编号97)。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市在农村数据资产化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据介绍,大洋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依托莆田市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构建覆盖全乡18个村的“乡村振兴数据集”。“乡村振兴数据集”涵盖人口、产业、人文资源等5大模块,动态整合多项数据,并进行评估、测算,为各村资源配置、政策制定提供量化支撑,实现“一图读懂全乡、一数驱动决策”。详情
记者昨日从市商务局获悉,为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安排,市商务局联合淘天集团,启动我市外贸企业“外转内”专项行动,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据介绍,淘宝天猫启动“外贸精选”专项,计划面向全国至少1万家外贸商家、10万款外贸货源,通过“快捷入驻、流量和佣金激励扶持、半托管服务、小二本地化指导、外贸周营销专场、天猫超市直采”六大举措,助力外贸商家快速“外转内”。详情
记者昨日获悉,市、县生态环境部门按照《莆田市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试点实施方案》,摸排符合试点条件的项目,主动对接企业,“一对一”解读政策,指导企业按照《环境准入指引》智能化研判选址,明确试点行业污染防治要求等,推动改革红利惠及市场主体。详情
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海域是福建省重要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养殖鲍鱼有20多年历史,是中国优质的鲍鱼养殖基地。近年来,莆田市鲍鱼养殖加工产业已形成“科研—种苗—养殖—加工生产—国内外销售”的产业链,为鲍鱼出口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全市鲍鱼深加工出口企业达10多家。莆田鲍鱼及其制品出口企业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出口量和货值年年攀升。2024年,莆田海关共监管出口鲍鱼制品7.8万吨,同比增长33.4%。
近期,莆田学院图书馆陈春阳馆长和莆田学院刘福铸教授编著的《至道清风》一书由海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宋代莆籍廉官郑至道为核心人物,深入挖掘其宦海生涯与文化贡献。这既是一部生动的人物传记,也是一曲跨越千年的清廉赞歌。全书通过对郑至道生平事迹、诗文作品以及治政理念的细致梳理,还原了一位曾被历史尘埃掩映的廉吏形象,并将莆田“官廉家风清”的文化传统融入其中,为当代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详情
民间关于芋头流传进入中国的传说是这样的:芋头原产番邦,丰产而好吃,但有较强的毒性,人吃多了会“揪筋”(抽搐),并且还会引起慢性中毒,使人体弱多病。所以,芋在番邦并没有普遍食用和种植,多为野生。这个番国很强盛,对中国虎视眈眈,但中国比它更强大。于是,番国就想了条慢性毒害国人身体的毒计,建议中国朝廷引种芋,说是引种后中国将粮无歉荒之患,民无饥馁之忧。朝廷不知是计,于是颁令大量引种,大力推广,很快成为国内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几年后,番国认为中国人已经被毒害得差不多了,于是,发动了一场试探性的侵略战争,但立即遭到中国军队的迎头痛击,原来中国军队依然是兵强马壮。番王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中国人怎么就不会中毒?详情
5月13日,市中心血站里,荔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林门峰熟练地躺在献血椅上,微笑着看着鲜血缓缓流入血袋。这是他第181次无偿献血,捐献2个单位的血小板,相当于献全血400毫升(如图)。
今年48岁的林门峰是市慈康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是一名红十字会志愿者。多年的从医经历让他深知生命的珍贵,因此,他始终坚守“医者仁心”的信念,不仅在工作中救治病患,更是通过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详情
从洋尾的水乡诗意,到萝苜田的商贸传奇,再到东大村的南洋旧梦……连日来,涵江“古厝游”火了,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探寻历史韵味,感受水乡人文风情。
5月13日,踏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白塘镇洋尾村,一幅“古韵水乡、世代书香”的水乡画卷徐徐展开。洋尾村最早形成于唐代,是李氏族人聚居的村落,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走出了98名进士,62名举人、216名职官,其中有宋朝爱国将领、抗金英雄李富,明朝大理寺左丞李廷梧等,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详情